????4月23日-26日,科研中心開展科研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及實驗室技能培訓活動。活動由鄧宇斌教授主持,多位教授、研究員共同組織推動并授課,30多名研究生和住院醫(yī)生參加培訓。
????此次培訓為中山大學校級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旨在提高2018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實驗室技能培訓和創(chuàng)新思維講座兩方面。這是我院首次舉辦系列研究生新生科研培訓,為今后研究生的規(guī)范化培養(yǎng)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研究生新生和培訓的老師們
????培訓前一個月,各參培老師分組購買實驗所需試劑和耗材,并進行預實驗,確保培訓過程的規(guī)范性。培訓的基本實驗技能包括Western Blot、免疫組化、分子克隆(PCR)及細胞培養(yǎng)、所有實驗交叉進行,逼真地演示了真實實驗室情景。
????培訓開始前,鄧宇斌教授與研究生們交流,講解本次培訓意義、培訓日程及注意事項,號召研究生積極參與,努力提高自身實驗技能,為今后的科研學習生活做好堅強有力的鋪墊。
????培訓過程中,帶教老師給學生做實驗操作示范和理論講解,并在實驗的關鍵節(jié)點提醒學生注意細節(jié)。同學們也都積極發(fā)言,認真做筆記,在本次培訓中受益匪淺。科研本身就是一門追求精準的藝術,而細節(jié)往往決定成敗,精準可重復的科研成果才能為以后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正確的方向,才是真正意義上有價值的科研。
實驗課授課老師和學生
????4月25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學的邊黎明教授受鄧宇斌教授邀請,為研究生開展題為“Injectable supramolecular biopolymeric hydrogels for in situ tissue regeneration”的學術交流活動。徐云升主任、朱澂明教授和趙靜老師等參加活動。
邊黎明教授交流活動
????4月26日,繼實驗室技能培訓后,科研中心的朱澂明教授、楊默教授以及鄧宇斌教授在創(chuàng)新思維講座上分別就研究生如何高質量選題和開題,如何把握科學問題的創(chuàng)新性、邏輯性,如何形成自己的成長思維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心得體會,旨在給初入科研領域的研究生新生指引方向,以早日進入科研工作狀態(tài)。
????這是繼實驗室安全管理和微生物安全培訓后的又一次研究生培訓。在此次培訓的滿意度調查中,學生對實驗技術和創(chuàng)新講座的評分均在92-95分。我院科研中心現(xiàn)已全面承接研究生的理論授課、科研實踐等教學任務,爭取讓我院培養(yǎng)的研究生在科研的道路上發(fā)揮自己最大的價值,成為優(yōu)秀的科研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