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獻骨髓有那么可怕嗎,?
白血病,,亦稱作血癌,是一類造血干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除了少數類型的白血病無需移植外,,大多數類型的白血病都需要骨髓移植才能治愈。
然而,,在臨床上常常遇到這種尷尬的情況:妹妹患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與自己的親哥哥配型成功后,但親哥哥卻因擔心抽取骨髓會影響身體健康,,放棄了給妹妹捐獻骨髓,。從小兄妹情深,關鍵的時候卻因捐獻骨髓而置手足之情于不顧,,最終選擇退卻,。實在令人唏噓!
那么捐獻骨髓到底有那么可怕嗎,?捐獻骨髓會不會影響捐獻者的身體健康呢,?讓我們走進骨髓移植,了解骨髓移植,。
1,、什么是骨髓?
骨髓具有造血功能,,同時也是您全身免疫系統(tǒng)的中心,,骨髓內含有豐富的造血干細胞、造血祖細胞,、各種不同類型和處于不同分化階段的造血細胞和免疫細胞,;干細胞會逐漸分化為白細胞(抗感染作用的細胞)、紅細胞(具有攜帶氧氣能力的細胞),、以及血小板(具有止血功能)
2,、什么是造血干細胞?
造血干細胞來源于紅骨髓,,具有自我更新,、分化發(fā)育和再生的能力。造血干細胞可以經血液循環(huán)從骨髓遷移到外周血,。正是因為造血干細胞具有自我更新的特性,,所以健康供者不會因為獻血或是捐獻造血干細胞而影響自身的正常造血功能。
3,、什么是造血干細胞移植,?
健康供者的造血干細胞通過靜脈輸注到患者的體內,并在患者體內重建正常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進而達到治愈某些疾病的目的,,此一過程即為造血干細胞移植。因為造血感干細胞移植最早只是用健康供者的骨髓作為造血干細胞來源,人們習慣上稱造血干細胞移植為“骨髓移植”,,其實根據造血干細胞來源的不同,,造血干細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動員的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以及臍血造血干細胞移植等,。選擇何種造血干細胞移植,,一定要咨詢有豐富經驗的移植專科醫(yī)師,。
4,、健康供者捐獻骨髓時需要了解哪些程序?
根據HLA配型的結果,,如果選擇您為骨髓捐獻者,,需要了解以下知識,以便增加您對捐獻骨髓的了解,,消除對骨髓捐獻的疑慮和恐懼,。
如果需要采集骨髓,只需要800ml左右即可,,采集骨髓常常在手術室內進行,,以保證整個操作過程是無菌的。抽取骨髓前,,一般會抽取您的自體血存放在血庫里,,采集骨髓當天,醫(yī)生會將提前存放的自體血液輸入您體內,,這樣采集骨髓800ml無任何不良后果,。由于手術過程中輸入的也是您自己的血液,所以不用擔心輸血反應及傳播性疾病的發(fā)生,。
由于骨髓內所含的造血干細胞數量并不多,,因此需要加以“動員”,讓更多的造血干細胞動員到外周血,,以便滿足移植所需的最低細胞數量,。這時需要給捐獻者打“動員針”,每天打一針,,共用5天,,通常在打針的第4天、第5天采集造血干細胞,,一般需要采集兩次,。采集造血干細胞和無償獻血的過程有些相似,不同的是,,需要借助特殊的儀器——血細胞分離機,,才能采集到純度很高的外周血干細胞。這一過程一般需要3-4小時左右,除可能出現低鈣反應外,,一般無不適反應,整個過程很安全,。
由此看來,,“骨髓移植”對于捐獻者來說,只有打“動員針”和采集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兩個環(huán)節(jié),,對人體基本無危害,。
?
5、“動員針”對捐獻者人體會有傷害嗎,?
“動員針”其實就是常說的“生白針”,,即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這種物質在人體內本來就有,,對維持正常的造血功能有著重要意義,。無論體內實驗還是長期隨訪,至今都沒有發(fā)現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導致白血病及其他腫瘤的例子,。所以“動員針”對捐獻者身體來說危害很小,。當然,少數捐獻者在打“動員針”時出現乏力,、骨痛等不良反應,,一般都可耐受,無需特殊治療,,停藥后就會自行緩解,。白細胞也會在停動員藥物2-3天后降為正常范圍,不會造成不良影響,。
?
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